根據一些企業和個人舉報,上海市公安局日前偵破一起以輿論監督為幌子、通過有償新聞非法獲取巨額利益的特大新聞敲詐犯罪案件,涉案的21世紀網主編和相關管理、採編、經營人員及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。
  讓股民們又恨又愛的上市公司成了被敲詐的對象。警方初步偵查發現,2013年11月以來,21世紀網通過上海潤言、深圳鑫麒麟等財經類公關公司,以21世紀網為主要平臺,採取公關公司招攬介紹和業內新聞記者物色篩選等方式,尋找具有“上市”“擬上市”“重組”“轉型”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“目標”進行非法活動。對於願意做“正面宣傳”的企業,犯罪嫌疑人在收取高額費用後,通過誇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“正面報道”;對不與之合作的企業,在21世紀網等平臺發佈負面報道進行惡意攻擊,以此要挾企業投放廣告或簽訂合作協議,單位和個人從中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。
  擬上市的企業或者上市公司對於媒體也是又恨又愛。正面報道能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,能讓公司的股價水漲船高,可一些負面新聞也會讓公司的股價一落千丈,甚至直接讓準備上市的公司失去過審資格。利好利空,翻雲覆雨,通過在資本市場上掀起的風浪,媒體的權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。對於這種權力,想IPO的企業一般是敢怒不敢言。可以說,一旦有企業想IPO上市,大量財經媒體的記者就會蜂擁而至,幾成行業的慣性動作。企業無奈之下,大多會花錢消災了事。或中國的股市在審批制下,上市指標還是稀缺資源,相對於上市後能夠圈到的大好錢景,這麼點錢也只能忍痛割愛了,要是真整齣了些負面消息,哪怕最後證實是無中生有,可是也很可能因此被擠出了長長的等待IPO過會的隊伍,代價太大。
  這一潭渾水今天終於被揭開,對資本市場和輿論監督而言,都是好事。當輿論監督的大棒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,就已經走偏了。資本市場不是不需要輿論監督,恰恰相反,這其中的風吹草動牽涉到股民的真金白銀,牽涉到企業的切身利益,風不能亂吹,草不能妄動。黑幕不能捂著蓋著,欺詐與共謀不能不知不覺地遮掩過去。公眾和媒體的監督權力,必須得到保護,以阻止部分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,可監督權力也不能濫用,以防止干擾市場的正常秩序。當媒體手中的權力成了敲詐與利益交換的工具,為之買單的是股民,是媒體的聲譽,是整個市場的公信力。
 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讓利益在陽光下分割,當諸多權力真正受到制約,正常的秩序才能建立。
  (原標題:當監督權成了敲詐工具…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yhyjfbwbyj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